长春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长春大学

[切换城市]
长春站> 长春教育> 长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

英文名: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汉:东北师大 英:NENU” 所在地:长春 院校代码:10200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研究生院校自主招生
  •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5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全校148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51人,副教授522人,现有本校在岗博士生导师350人。有享誉海内外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院士第三世界科学学院院士:白志东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笑峰、陈才、朱寰、史宁中、赵毅、黄百渠、张澍军、韩东育、郭建华、苏忠民、刘宝、杨晓慧、冯江、邬志辉、王德利千人计划熊文诚、贺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百渠、麻彤辉、刘宝、苏忠民、韩东育、郭建华、邬志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王野乔、何旭铭、蒋继明、熊文诚国家级教学名师田克勤、柳海民、史宁中、张向葵

  • 柳絮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7年4月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606室  专 业运筹学与控制论  邮 箱liuxu@amss.ac.cn,liux216@nenu.edu.cn  个人主页  【个人情况综述】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理论。  1999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  2002年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  2007年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  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2002年9月至今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  【获奖情况】  获2010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关肇直奖。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偏微分方程》3学时,共17周 (103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3学时,共17周 (105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6学时,共16周 (180人)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共143.37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3学时,共19周 (10人)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暂无信息!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4人,指导研究生:4人
  • 马文卿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3-03-23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统计  邮 箱wenqingma@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统计学》3学时,共17周 (103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3学时,共10周 (31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60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共44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81.6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6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78.9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共42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57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共45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63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共45.38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66.5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回归分析》共43.87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软件选讲》共67.5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多元统计分析》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暂无信息!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15人,指导研究生:4人
  • 秦德生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4-11-28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301  专 业数学教育  邮 箱qinds355@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2学时,共14周 (0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2学时,共14周 (0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2学时,共9周 (95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2学时,共9周 (98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教育心理学》2学时,共17周 (105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4学时,共16周 (150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离散数学》2学时,共8周 (63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共22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22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共43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9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离散数学》共22.85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 》共22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22.6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比较教育学》共25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教育评价》共18.35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共43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教育评价》共18.35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共38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38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38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7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35.1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共28.8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132.6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96.53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112.34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数学研究》共30.77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133.11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组合数学》共62.01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85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新课程学科内容专题(1)》2学时,共19周 (15人)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教育哲学》共30学时  函授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史》共48.02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代数学》共43.4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13.75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21.88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解题研究》共77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34人,指导研究生:2人
  • 沈广艳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3-02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基础数学  邮 箱shengy865@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6学时,共16周 (88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3学时,共17周 (153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6学时,共18周 (88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4学时,共16周 (120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4学时,共16周 (14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3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下(民族学院)》共111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74.3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上(民族学院)》共111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0.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3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59.4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0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1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90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几何学》共42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3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63.6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90.29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119.4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微分流形》共49.7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82.3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97.85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102.6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拓扑学》共72.2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3学时,共19周 (53人)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共60学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几何研究》共63学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初等几何研究》共63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拓扑学》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43.4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62.83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53.9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91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43.96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几何学》共106.4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57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3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77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85.7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分析学》共10.88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78.52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30人,指导研究生:9人
  • 盛中平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03-24  职 称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楼106室  专 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邮 箱shengzp970@nenu.edu.cn  个人主页http://zpsheng.blog.sohu.com/  【个人情况综述】  为本科生、研究生等讲授过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分形几何、计算代数几何、多元逼近、小波分析,Hamilton系统辛算法,均值与不等式、迭代与差分方程、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算法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23门内容完全不同的课程。指导的研究生已毕业20余人,并指导过在华外国留学研究生。在2002年7月,参加了教育部重大项目“普通高中《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且于2000年7月,参加了教育部教育改革重点项目《高师本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 并在2001年11月20日, 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提出和发表过 “科学构成定律”, 即 “具体科学 = 具体哲学 + 具体数学”。阐述了数学、哲学与科学三者的关系,提出了“数学是对量的抽象,哲学是对质的抽象”这一观点,揭示了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阐明了哲学的作用与意义。  对儒家五常思想做了阐述与发展,分析了“仁义礼智信”与“温良恭俭让”的意义与关系。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三纲”:  (1)孝道(生活):子女孝敬父母  (2)师道(学习):学生尊敬老师  (3)人道(工作):后辈尊重前辈  可以称之为东方三纲,其核心理念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建立和谐关系;“自由、平等、博爱”可以称之为西方三纲,其核心理念是个性解放与人文主义。  在九十年代中期提出了“尊重社会”这一理念,其不同于“和谐社会”,在最近十多年中经常与朋友与学生阐述这一理念。同时,在经济学领域中,于九十年代中期提出了“消费循环”理论,揭示了货币及汇率的作用与意义。  在国内外杂志已发表多篇文章,并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形几何、多项式插值、完备差分方程、唯一分解环上的多项式系的结阵与子结阵、平均族、CAGD的平均族方法、函数磨光的平均族方法、不等式逼近、有理插值与Padé逼近的适定性等。  【学习工作简历】  1983/7至1987/7 吉林大学 学士学位 计算数学专业  1987/7至1990/7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 计算数学专业  1990/7至1994/4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信息工程公司  1994/4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数学与统计学院  1995/7至1996/7 中国科技大学 访问学者 计算数学专业  【获奖情况】  1. 2001年, 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 1999年, 获得“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  3. 1994年起, 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奖。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4学时,共17周 (124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4学时,共16周 (15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软件》共40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87.8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9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83.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软件》共4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6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60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79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软件》共38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84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软件》共45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值逼近》共33.1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据库基础》共34.15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软件》共100.07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据库基础》共35.33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值逼近》共34.58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90.63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C程序设计》共72.78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C程序设计》共20.33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据结构》共67.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C程序设计》共67.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共67.5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63.74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63.74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60.67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60.67课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共92.65课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133.73课时  ·2000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值逼近》共106.42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分形几何》3学时,共17周 (0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3学时,共19周 (4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发展方程数值计算方法》3学时,共19周 (4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代数几何》共60学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分形几何》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多元逼近与小波》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分形几何》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分形几何》共60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多元逼近与小波》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多元逼近与小波》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代数几何》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共60学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多元逼近与小波》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论文选读》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代数几何》共60学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函数逼近论》共60学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小波分析》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代数几何》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CAGD中的曲线典面》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多元逼近与小波》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分形几何》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代数几何》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论文选读》共20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迭代与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函数逼近论》共60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论文选读》共20学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文献选读》共20学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71.12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97.3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据库基础》共59.8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82.74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86.1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78.75课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WPS2000》共52.71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33人,指导研究生:40人
  • 陶剑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7-11-08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数学楼511室  专 业心理测量与教育统计  邮 箱taoj@nenu.edu.cn  个人主页  【个人情况综述】  1986年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90年保送本系硕士研究生。1999年9月入吉林大学数学所概率统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002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生物统计(药物剂量反应与毒性研究的统计推断方法)。  1993年7月留本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室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2002年6月受聘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副教授。2008年12月受聘为本院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感兴趣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心理计量与教育统计(Item Response Theory, 项目反应理论)。  现任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  项目名称:项目反应与认知诊断的贝叶斯统计推断方法  2012.1~2015.12  2. 主持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项目名称:基于项目反应模型的计算机自适应考试与认知诊断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平台  2011.1~2013.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子课题(3):教育统计与心理测量负责人,2010.1~2013.12  4.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项  项目名称:重大攻关子课题城镇化推进与未来20年农村教育需求预测研究  2007.11~2011.11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项目名称:药物剂量反应与毒性研究的统计推断方法  2003.1~2005.12  【主要科研成果】  出版英文专著一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英文专著  Ning-Zhong Shi & Jian Tao,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Theory and Method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8.  论文  28. Shi-Shun Zhao, Jian Tao*, Ning-Zhong Shi, and Nan Lin. A note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ein estimator and the James-Stein estimator.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 Theory and Methods, accepted. (SCI)  27. Bao Xu, Jian Tao*, Ning-Zhong Shi, and Hong Jiao. Refining testlet response model by introducing testlet discrimination parameters.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ccepted. (SSCI)  26. Xiang-Bin Meng,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An item response model for Likert-type data that incorporates response time in personality measurement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2012, DOI: 10.1080/00949655.2012.692368. (SCI)  25. Shan-Shan Sun, Jian Tao*, Hua-Hua Chang, and Ning-Zhong Shi. Weighted maximum-a-posteriori estimation in tests composed of both dichotomous and polytomous items.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12, 36(4), 271-290. (SSCI)  24. Jian Tao, Ning-Zhong Shi, and Hua-Hua Chang. Item-weighted likelihood method for ability estimation in tests composed of both dichotomous and polytomous it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2012, 37, 298-315. (SSCI)  23. Yan-Bin Zhao, Jian Tao*, Ning-Zhong Shi, Ming Zhang, and Jie Sui. The extraction of LRP via functional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 2012, 206, 94-101. (SCI)  22. Zhi-Hui Fu, Jian Tao*, Ning-Zhong Shi, Ming Zhang, and Nan Lin. Analyzing longitudinal item response data via the pairwise fitting method.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2011, 46, 669-690. (SSCI, SCI)  21. Rui-Yin Liu, Jian Tao*, Ning-Zhong Shi, and Xuming He. Bayesian analysis of the patterns of biological susceptibility via reversible jump MCMC sampling.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2011, 55, 1498-1508. (SCI, EI)  20. Jian Tao*, Man-Lai Tang, and Ning-Zhong Shi. A stepwise confidence interval procedure based on an asymmetric loss function with applications to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10, 52(1), 93-107. (SCI)  19. Yanbin Zhao,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A note on observer design for one-sided Lipschitz nonlinear systems. Systems & Control Letters, 2010, 59, 66-71. (SCI)  18. Zhi-Hui Fu,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Bayesian estim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graded response model with nonignorable missing data.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2010, 80(11), 1237-1252. (SCI)  17. Ning-Zhong Shi, Xuming He, and Jian Tao. Understanding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s education: a Chine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 2009, Volume 17, Number 3, http://www.amstat.org/publications/jse/v17n3/shi.html  16. Haiyan Song,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S-S method for stochastically ordered multinomial populations with missing data.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2010, 140(3), 684-696. (SCI)  15. Wei Liu, Jian Tao*, Man-Lai Tang, and Ning-Zhong Shi. Model selection in toxicity studies. Statistica Neerlandica, 2009, 63(4), 418-431. (SSCI, SCI)  14. Hu Yu, He Xuming, Tao Jian, and Shi Ning-Zhong.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growth data via funct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cience in China - Series A, 2009, 52(6), 1342-1350. (SCI)  13. Zhi-Hui Fu,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Bayesian estimation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three-parameter logistic model. Journal of Statistical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2009, 79(6), 819-835. (SCI)  12. Sun Shan-shan, and Tao Jian. Weighted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nominal response model,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东北数学》英文版), 2008, 24(3), 250-256.  11. 王雪丽,张忠占,陶剑,史宁中。基于保序回归估计的最大耐受剂量确定方法,应用概率统计,2008, 24(5), 522-530。  10. Ning-Zhong Shi, Zhi Geng, Jianhua Guo, and Jian Tao. A project of applied statistical methods in China: review and outlook. Statistics and Its Interface, 2008, 1, 197-207. (SCI)  9. Jian Tao*, Atanu Biswas and Zhi-Dong Bai. A generalized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ans of two normal populations, Far East Journal of Theoretical Statistics, 2007, 22(2), 193-205.  8. Rui-Yin Liu, Jian Tao*, and Ning-Zhong Shi. An optimal phase I/II design utilizing severe toxic and moderate toxic response information separately, WSEAS Transactions on Biology and Biomedicine, 2006, 3(7), 553-559.  7. Jian Tao*, Ning-Zhong Shi, and Sik-Yum Lee. Drug risk assessment with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sub-populations under finite mixture normal models,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2004,46,661-676. (SSCI,A&HCI,SCI,EI)  6. Jian Tao*, Ning-Zhong Shi, Jianhua Guo, and Wei Gao. Stepwise procedur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inimum effective dose with unknown variances,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Letters, 2002, 57, 121-131. (SCI)  5. Jian Tao*, Jianhua Guo, and Ning-Zhong Shi. Stepwise confidence procedure under unknown variances for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Biometrical Journal, 2002, 44(2), 149-160. (SCI)  4. Wang Xue-Li, Zhang Zhong-Zhan, Tao Jian, and Shi Ning-Zhong. Incorporating toxicity grade information in up-and-down design,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生物数学学报), 2007, 22 (1), 1-12.  3.Wang Xueli, Tao Jian, and Shi Ning-Zhong. Stepwise method based on confidence bound and information incorporation for identifying the maximum tolerated dose. Northeastern Mathematics Journal(《东北数学》英文版), 2005, 21(1), 117-126.  2.Song Haiyan, and Tao Jian. A generalized information criterion for parameters under an umbrella order restriction. Northeastern Mathematics Journal(《东北数学》英文版), 2005, 21(2), 127-130.  1.Tao Jian*, and Song Haiyan. Finite mixture normal models, with application to dose-response studies, Northeastern Mathematics Journal(《东北数学》英文版), 2002, 18(1), 5-8.  (注:标有*号的为通讯作者)  【学习工作简历】  2008.12 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2010.3-2010.6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心理系  访问学者  2006.1-2006.2 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系  访问学者  2002.6-2008.12 东北师范大学 副教授  2002.8—2002.12 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   访问学者  2002.7—2002.8 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分院  访问学者  1999.9—2002.6 吉林大学数学所概率统计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6.6-1999.7 东北师范大学 讲师  1993.6-1996.7 东北师范大学 助教  1990.9—1993.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9—1990.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  【获奖情况】  《应用统计方法研究》荣获教育部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获奖时间:2007年  【社会学术兼职】  1、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  2、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APM,2011 Impact Factor: 1.493) 杂志编委(2012 - )  3、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 理事  4、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 理事  5、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会 常务理事  6、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理事
  • 宋海燕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1.9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统计  邮 箱songhy716@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4学时,共17周 (82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3学时,共9周 (22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6学时,共16周 (130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表》3学时,共19周 (5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共33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87.8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11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0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86.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共33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4.8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07.7课时  ·2007年暑假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共126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共30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概率论》共76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应用随机过程》共30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08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抽样调查》共30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概率论》共84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共36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理统计》共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概率论》共47.67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理统计》共90.99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73.83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84.05课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6.49课时  ·2000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99.30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统计计算》共48.75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统计计算》共42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统计计算》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随机过程》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48.02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52.5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52.85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5.80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28人,指导研究生:4人
  • 王静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2-12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统学院608室  专 业应用数学  邮 箱wangj487@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6学时,共16周 (88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6学时,共18周 (88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几何》3学时,共19周 (108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103.4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24.5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12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格教学》共4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常微分方程》共66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21.08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动力系统》共57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88.3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75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17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102.12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17.72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几何学》共52.5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102.66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几何学》共60.82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24.66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共75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共76.62课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流形初步》共83.11课时  ·2000年秋季学期 讲授《几何学》共74.47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泛函微分方程》3学时,共17周 (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泛函微分方程》共60学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共43.75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动力系统》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共48.75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共42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初等几何研究》共52.5学时  函授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常微分方程》共48.02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几何学》共74.2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10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共112.88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几何学》共81.37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共85.65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24人,指导研究生:8人
  • 王勇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6-11-01  职 称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基础数学  邮 箱wangy581@nenu.edu.cn  个人主页  【获奖情况】  2007钟家庆数学奖,2007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10年霍英东青年基金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4学时,共17周 (102人)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流形》3学时,共17周 (103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3学时,共19周 (101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流形》共33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几何》共64.5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黎曼几何》3学时,共19周 (12人)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黎曼几何》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黎曼几何》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黎曼几何》共60学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黎曼几何》共40学时  函授教学:  ·暂无信息!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5人,指导研究生:6人
  • 吴奋韬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1-11-04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605  专 业应用数学  邮 箱wuft734@nenu.edu.cn  个人主页  【学习工作简历】  本 科 1981.9---1985.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硕 士 1996.4---1998.3 日本爱媛大学  博 士 1998.4---2001.3 日本爱媛大学  讲 师 1985.7---1986.1 吉林工业大学  副教授 2001.7---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4学时,共15周 (88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民族学院高数》4学时,共18周 (88人)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4学时,共16周 (10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下(民族学院)》共68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79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共123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上(民族学院)》共68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66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60.99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66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共112.5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2》共101.7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1-1》共147.33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81.07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95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2》共116.09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3》共172.8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75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118.81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87.11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97.77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70.45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线性代数》共114.65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102.17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定性与稳定性理论》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10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24人,指导研究生:5人
  • 徐英祥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9-10-23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楼107  专 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邮 箱yxxu@nenu.edu.cn  个人主页  【个人情况综述】  黑龙江甘南县人,吉林大学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习期间多次荣获吉林大学学生一、二、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基地奖学金、东荣奖学金、求是奖学金等。2010年9月-2011年6月在瑞士日内瓦大学(Université de Genève)数学系访问(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合作者Martin J. Gander教授),期间(2011年5月23日-27日)应Hélène Barucq教授邀请,赴法国Université de Pau et des Pays de l′Adour (UPPA)访问。  主要从事动力系统的数值分析、偏微分方程区域分解算法研究。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DE),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Series A (DCDS-A)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曾为多家杂志审稿。已毕业研究生1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3人。  主讲《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发展方程数值方法》、《数值分析》等多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次,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项。  【学习工作简历】  2011.05.23--27 法国Université de Pau et des Pays de l′Adour (UPPA), Centre  de Recherche INRIA Bordeaux Sud-Ouest, 访问学者  2010.09--2011.06 瑞士日内瓦大学(Université de Genève)数学系 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7.12--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副教授  2005.06--2007.11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讲 师  2002.09--2005.06 吉林大学数学所计算数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1.09--2002.07 吉林大学数学所计算数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7.09--2001.07 吉林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 本科生  【获奖情况】  2004年求是研究生奖 吉林大学  【社会学术兼职】  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理事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2学时,共17周 (102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共40课时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共41.5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据结构》共40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数值分析》共40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共25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共25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值逼近》共13.5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实用数值分析》共13.5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68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68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用数值分析》共38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计算方法》共67.67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95.58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122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10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3学时,共17周 (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发展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共60学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发展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共60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微分方程数值解》共42学时  函授教学: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实验》共59.22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泛函分析》共112.25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15人,指导研究生:9人
  • 袁岗华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4-03-28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运筹与控制  邮 箱yuangh925@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复变函数》共63.3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3》共84.5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2》共131.7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1》共89.2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非线性发展方程》3学时,共19周 (1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最优控制理论》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非线性发展方程》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暂无信息!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4人,指导研究生:3人
  • 曾志军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79-07-24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607室  专 业运筹与控制  邮 箱zengzj219@nenu.edu.cn  个人主页  【个人情况综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于江西,1998年不远万里来东北求学,入读东北师大数学系,从此与数学与统计学院结下不解之缘。  【学习工作简历】  • 1998.09-2002.0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  • 2002.09-2005.0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硕士  • 2005.09-2008.07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博士  • 2008.08-2011.1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讲师  • 2011.12-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副教授  【获奖情况】  ◇ 荣获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2008)  ◇ 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赛区优秀组织工作者(2011.12)  ◇ 荣获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2012.9,吉林省教育厅)  【社会学术兼职】  • 吉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012.1)  • 吉林省运筹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2012.12-2016.12)
  • 张庆成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0-04-23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309室  专 业基础数学  邮 箱zhangqc569@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代数选论》共60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群论基础》共60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2》共129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群论基础》共60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1》共123.2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79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2》共129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模论基础》共24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1》共148.75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模论基础》共25.97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离散数学》共186.12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共184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共149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共166.2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75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代数与几何》共113.75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71.25课时  ·2001年秋季学期 讲授《经济数学》共102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李超代数》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李超代数》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李超代数》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李超代数》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交换代数》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李超代数》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论文选读》共20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李代数》共60学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模李代数及其表示》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54.25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57.61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观点代数学》共74.2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101.05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10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90.6课时  ·2002年春季学期 讲授《近世代数》共48.14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18人,指导研究生:14人
  • 张润楚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4-03-15  职 称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楼507  专 业统计  邮 箱rczhang@nenu.edu.cn  个人主页http://202.113.29.3/~rczhang  【个人情况综述】  张润楚196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曾长期担任南开大学统计学系主任和数学学科学术委员会及学位评议组委员,1989至2005年间应邀访问University of Waterlo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Simon Fraser University等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合作研究。1993年任教授并指导博士研究生。曾任中国统计学会天津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现任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第七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天津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国际统计杂志“Journal of S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Associate Editor等学术职务。已主持了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1997年获国务院科学研究突出贡献政府津贴,试验设计研究成果于2001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 二等奖,2002年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从2008年起并被东北师范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  张润楚从事数学与统计学教学几十年,讲授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课程近20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多指标随机过程、统计理论推断、多元统计、试验设计等领域研究。他在随机过程领域1985年的文章引进了一类Brown单和推广的OUP2过程,导出若干宽过去Markov性质,被国际学者引用和进一步推广到Poisson单等。特别在试验设计领域获得多项具有较大影响成果。如1992和1993年他与CFJ Wu的文章用集群理论构造出的系列非对称正交表、提出的非对称正规Minimum Aberration 准则和构造等系列成果被国际广泛引用。尤其是他2006年提出的GMC (General Minimum Lower Order Confounding) 最优设计准则和理论,为试验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从2006年至今与国际著名统计学家及研究生们合作发表了系列重要理论和构造成果,这些成果已被国际同行公认和瞩目。 他至今已在中国科学、Ann. Statist.、Biometrika、Statist. Sinica、J. Statist. Plann. Infer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被SCI论文和国际权威著作引用数百次。此外还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三部,译著六部 (其中一部为中译英)。他已培养29名博士研究生和6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学者。  【学习工作简历】  1961-1966, 南开大学数学系上大学, 毕业。  1966-现在, 南开大学数学系 (今数学学院) 任教。 其中1966-1992年担任概率统计信息教研室副主任; 1993年起, 任教授并指导博士生研究生。  2008-现在, 同时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 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学术访问经历:  1989.9-1991.11, 作为访问副教授访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统计与精算学系  1990.12-1991.4, 作为访问学者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统计系  1992.9-1993.7, 应邀访问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数学系  1997.9-1998.9, 国家教育部派作为高访学者访问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统计系  2001.8-2001.9, 应邀访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学系  2005.8-2005.9, 应邀访问加拿大西蒙佛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统计与精算学系  【获奖情况】  1. 1979年, 项目“信息论与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 1996年, 学术论文“关于避免多个不可实施水平组合的正交表构造”获第三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 1997年,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科学研究突出贡献政府津贴及奖励证书. (证书:政府特殊津贴第(97)3600062).  4. 2000年, 学术论文“ 最优超饱和设计与 BIB 设计的对等关系”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证书编号: B2-17).  5. 2001年, 项目“几种试验设计的构造理论和方法”获得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证书号: 2001-036) (主持和第一完成人).  6. 2002年, 项目“近代工业统计中几种试验设计的研究”获得国家统计局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证书号: 2002A0103) (主持和第一完成人).  7. 2002年,指导林路的博士学位论文“相依数据的若干统计模型及分析”获得国家统计局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博士论文). (证书号: 2002BS02).  8. 2003年,获南开大学“敬业”奖教金一等奖.  【社会学术兼职】  2009-, 担任国际统计杂志“Journal of S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Associate Editor.  1998-, 担任国内“应用概率统计”和“统计教育”等杂志编委.  2008.3-,当选为天津市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6-,任天津市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  2006-2010,受聘担任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1-2005,受聘担任2001-2005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4-2010, 任天津市统计学会副会长  2001-, 中国统计学会理事,天津市统计学会理事  2001-,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4-, 受清华大学出版社聘为国外大学优秀教材统计学系列(影印版)编委会委员  2001-, 受国家统计局聘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2001-, 聘为山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  2010-, 聘为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1998-2006,任天津市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1996-2000, 受聘为天津市统计学会专家咨询组成员  1994-2002, 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  1984-1993, 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多指标过程研究分会委员
  • 张伟鹏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8年7月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应用数学  邮 箱zhangwp996@nenu.edu.cn  个人主页  【个人情况综述】  学习经历:  1997.9-2001.7,本科,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01.9-2004.7,硕士,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2004.9-2007.6,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工作简历:  2007.7-2009.12,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系;  2010.1- 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系。
  • 赵宏亮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7-03-29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运筹与控制  邮 箱zhaohl567@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偏微分方程》共60课时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3》共91.1课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2》共129课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1》共89.2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偏微分方程》共57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泛函分析》共63.6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偏微分方程》共63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122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3》共105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控制论基础》共25.2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偏微分方程》共69.2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泛函分析》共134.3课时  ·2004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4》共147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下》共104.06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数学分析3》共113.44课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上》共127.21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下》共150.3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学上》共171.99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9年秋季学期 讲授《抛物型方程》3学时,共19周 (10人)  ·2009年春季学期 讲授《椭圆型方程》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最优控制理论》共48.75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抛物型方程》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椭圆型方程》共60学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线性系统理论》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64.93课时  ·2005年秋季学期 讲授《泛函分析》共60.87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实变函数》共93.21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热点问题》共10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18人,指导研究生:8人
  • 郑术蓉
  • 【基本信息】  性 别女  出生年月  职 称教授  办公地点  专 业统计  邮 箱zhengsr466@nenu.edu.cn  个人主页  【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共33课时  ·2007年春季学期 讲授《非参数统计》共30课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随机过程》共63课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微观经济学》共36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测度论》共35.75课时  ·2005年春季学期 讲授《非参数统计》共33课时  ·2004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基础》共94.5课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基础》共90课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学》共86.66课时  ·2001年秋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108.16课时  研究生教学:  ·2008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多元统计分析》共48.8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生存分析》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高等概率论》共60学时  ·2007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秋季学期 讲授《导师方向选修课》共60学时  ·2006年春季学期 讲授《统计计算》共60学时  ·2003年秋季学期 讲授《统计计算》共60学时  ·2003年春季学期 讲授《现代统计学》共60学时  ·2002年秋季学期 讲授《非参数统计推断》共60学时  ·2001年春季学期 讲授《高等数理统计》共60学时  函授教学:  ·2008年春季学期 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60.34课时  指导本科生毕业生:10人,指导研究生:11人
  • 朱文圣
  • 【基本信息】  性 别男  出生年月  职 称副教授  办公地点数学与统计学院503  专 业统计学  邮 箱wszhu@nenu.edu.cn  个人主页http://math.nenu.edu.cn/faculty/wszhu  【个人情况综述】  朱文圣,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曾应邀访问香港大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统计学、遗传统计学、生物信息学。  【学习工作简历】  工作简历:  2008.12-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副教授  2007.1-2008.1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讲师  2003.7-2006.1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助教  学习简历:  2008.2-2010.2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  2001.9-2006.12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硕博连读生 获理学博士学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 导师 郭建华 (教授)  1997.9-2001.7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本科生 获理学学士学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学术访问:  2006.12-2007.2 香港大学统计与精算科学系 助理研究员  【获奖情况】  2010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教学团队,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7月,排序第八 [史宁中,郭建华,陶剑,张宝学,高巍,马文卿,郑术蓉,朱文圣,宋海燕,胡果荣]  【社会学术兼职】  吉林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2011年7月至今)
  • 赵 蔚
  • 姓名  赵 蔚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  办公室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406室  电话  +86 431 84536321  Email  zhaow577@nenu.edu.cn  研究领域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自适应学习系统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兼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经承担过八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已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20余项奖项,其中“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获2001-2004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出版教材3部。  个人简历 教学工作科研教研论文/著作获奖情况资源链接信息修改English  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1995.9-1999.6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工学博士  1986.9-1989.7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 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 理学硕士  1980.9-1984.7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专业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0.2-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教授  2003.12-2010.2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教授  1999.12-2003.12 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院 副教授  1990.6-1999.11 东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 讲师  1989.7-1990.6  东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 助教  1984.6-1986.7  长春地质学院基础科学系 助教  留学经历  2001.5-2001.9  英国佩斯利大学 (Paisley University)信息和通信技术系 访问学者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本部校区: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净月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2555号
  • 电话:
    %u0030%u0034%u0033%u0031-%u0038%u0035%u0030%u0039%u0038%u0035%u0030%u0030%u0038%u0035%u0036%u0038%u0037%u0035%u0031%u0031
  • 邮编:
    130024
相关推荐
四川农业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农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理工学院师资好不好,四川理工学院师资怎么样 喀什大学师资好不好,喀什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