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长春大学

[切换城市]
长春站> 长春教育> 长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

英文名: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汉:东北师大 英:NENU” 所在地:长春 院校代码:10200 类型:综合类

211工程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研究生院校自主招生
  •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东北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

截至2015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全校1489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51人,副教授522人,现有本校在岗博士生导师350人。有享誉海内外的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6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 院士第三世界科学学院院士:白志东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笑峰、陈才、朱寰、史宁中、赵毅、黄百渠、张澍军、韩东育、郭建华、苏忠民、刘宝、杨晓慧、冯江、邬志辉、王德利千人计划熊文诚、贺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百渠、麻彤辉、刘宝、苏忠民、韩东育、郭建华、邬志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王野乔、何旭铭、蒋继明、熊文诚国家级教学名师田克勤、柳海民、史宁中、张向葵

  • 张 建
  • 张 建, 副教授  所属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语言类型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办公电话:  E-mail: zhangjnenu@yahoo.cn  张 建  2007.7-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任教,200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9-2007.7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1.9-2004.7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9.9-2001.7 吉林省永吉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1996.9-1999.7 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  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  任教于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  承担中文系本科生现代汉语,外国留学生的汉语综合,中国概况,报刊语言,口语,汉语语法,听力,高级话题,中国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承担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汉语言专业基础,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法概说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指导汉语言文字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职教育硕士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差异及其类型学价值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453号),在研。  2.主持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度校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研究”(人才项目,项目编号:08QN011),已结项。  3.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度重大项目“‘动词与宾语’的多维研究与汉语语法特点的探究”课题的研究,(项目编号:05JJD740011),已结项。  4.参加2004年度国家青年社科基金“现代汉语小句中‘五官’动词的状况与带宾规律”课题的研究(项目编号:05CYY012),已结项。  四、发表论文  1.《偏正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统计与分析》,《兰州学刊》(CSSCI)2011年第4期,独撰。  2.《狭义给予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兰州学刊》(CSSCI)2010年第10期,独撰。  3.《给予类双宾句的共性和类型》,《民族语文》(CSSCI)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4.《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汉语学习》(CSSCI)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  5.《表示动量的“遍”和“次”》,《语言教学与研究》(CSSCI)2007年第4期,第一作者。  6.《汉语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及其类型学意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8年第5期,独撰。  7. 《告使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5期。  8. 《广义索取类双宾句的类别及其典型性》,《汉语学报》2007年第3期,独撰。  9.《“比”字句否定式的多维度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2期,独撰。  10.《近二十年汉语动宾问题研究述评》,《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化艰深与晦涩为奥妙和乐趣——读<邢福义选集>》,《中华读书报》(2002.10.23),独撰。  12.《“比”字句结论项选择机制探析》,《东北师大学报》(编辑学专刊)2002年。  五、出版著作情况  1.专著 《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合著《当代湖湘语言学者与外国语言学》,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六、参加会议  1.2007年10月 吉林省语言学会年会,长春:吉林大学,提交论文《表示动量的“遍”和“次”》。  2.2011年7月 中国语言类型学工作坊和国际语言类型学大会第9届双年会,香港:香港大学,提交论文《偏正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基于中国境内语言的统计与分析》。
  • 袁先来
  • 袁先来, 副教授  所属专业: 外国文学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  办公电话:  E-mail: yuanxl168  袁先来  1978年生,安徽滁州人。自1996至2006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论、英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研究。现于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任教。  NPOPSS学科秘书  已讲授《外国文学史》、《基督教文化与美国文学》、《美国文学思想史》等课程。  一、主持和参与项目  主持:  1.《盎格鲁——新教与早期美国文学经典中的文化建构机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B级,主持,项目经费8万  2.《基督教文化与美国文学思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C级,主持,项目经费5万  3.《解构主义与西方文学传统》,校内青年基金项目,E级,主持,项目经费1.8万(含滚动追加)  4.《德里达诗学与西方文学传统》,获东北师范大学图书出版基金全额资助  参与:  5.《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C级  6.《基督教文化与欧美文学传统的相互关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B级  7.《文化发展与欧洲中世纪文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B级  8.《基督教的现代进程与西方历史文化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B级  9.《大学中文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改革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D级  二、论文  1.《德里达的解构语现代宗教社会学的重构》,《东北师大学报》(CSSCI),2004(4)  2.《荒原:现代文化的诗性开端》,载《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刘建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建构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文学史——刘建军教授访谈录》,《外国文学研究》(CSSCI,AHCI全文收录),2006(3)  4.《浩荡的潮汕 谦卑的灵魂——读马庆浩先生<沉重的脚步>》,《汕头特区晚报》,2008.3.23  5.《美国文学中旅行主题的文化寓意》,《东北师大学报》(CSSCI),2010(2)  6.《爱默生自然意识与生态伦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0(4)  7.《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民族文化建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CSSCI),2010(秋季刊)  8.《爱默生的自然神性诗学观》,《暨南学报》(CSSCI),2010(5)  9.《论库柏荒野意识中的民族文化型构》,《外国文学研究》(CSSCI),2010(6)  10.《德里达与当代西方文学对弥赛亚性的诉求》,载《〈圣经〉研究与文学阐释》,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重新审视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1.06.15版  12.《汉语语境下外国文学史的现代性转换——评韩耀成先生<德国文学史>》第四卷[J]. 《外国文学研究》(CSSCI), 2011(03)  三、著译与教材  1.《德里达诗学与西方文学传统》,独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外国文学史话 二十世纪下半期卷》(吴元迈主编),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3.《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选》,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外国文学史》,参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5.《怎样成为天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项目),第一译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四、奖励  论文《德里达的解构语现代宗教社会学的重构》,获吉林省文学学会一等奖
  • 刘洪波
  • 刘洪波, 副教授  所属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古典文学  研究方向: 训诂学,古代汉语,古典文学  办公电话:  E-mail: liuhb849@nenu.edu.cn  刘洪波  1998年7月 本科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1年7月 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2010年7月 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学专业  2001年7月 留校 任教至今  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助教  2004年7月至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讲师  主要讲授课程:  古代汉语 中文工具书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金楼子》校译,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时间:2003年—2005年,本人为项目主持人。  阐释学视野下的《楚辞补注》研究,D级,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年9月——现在,本人为主持人;  古代汉语教材,E级,东北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时间:2003年—2005年,参与者前三位。  古代汉语网络教材,E级,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材项目,时间:2004年—2005年,参与者前三位。  古代汉语精品课,E级,东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时间:2005年—2007年,参与者前三位  中国上古文化与先秦文学原始基因研究,D级,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间:2005年——2008年,参与者第一位;  松花江流域少数民族神话和历史传说集要,C级,国家民委项目办,2006—现在,参与者第五位;  《乐记》中的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风尚的培育,D级,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9年——现在, 参与者第一位;  主要科研成果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新解,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2004(4)  《金楼子》的版本系统,北华大学学报,2004(4)  古代汉语(上、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6月,主编  《金楼子》校读札记几则,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1)  《金楼子•兴王》校读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2),  《金楼子》的辑佚问题,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2)  关于校雠学的几个问题——以《金楼子》为个案,宁波大学学报,2008(3)  近二十年《楚辞补注》研究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3)  “边缘情境”下的屈原解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3)  屈洪同轨 视界融合,史学集刊,2009(4)
  • 王 薇
  • 王 薇, 副教授  所属专业: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办公电话: (0431)—85098004—8314  王 薇  199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于东北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考取了文学博士,2010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2004年7月评为讲师,现任东北师大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吉林省语委普通话测试员  讲授课程:  本科学生必修课——语言学概论课;  选修课——西方语言学流派;  少数民族预科班——汉语精读课;  留学生——汉语语音课  主要成果有:  论文(独撰)  《关于句首状语》发表于吉林人民出版社《新世纪的思考》1999年10月。  《关于“V得SR”》发表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学术增刊2000年2月。  《关于“被[N]+VP1+VP2”》发表于吉林人民出版社《回顾与前瞻》2000年11月。  《现代汉语动词性联合结构联合项位次研究》发表于《汉语学习》2002(2)。  《因特网与高等教育》发表于《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专辑2002年。  《庄子的言意观》发表于《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5)。  《浅谈战国出现言意关系探讨的原因》发表于《史学集刊》2009(5)。  《试论墨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发表于《才智》2009(12)。  《墨家言意观新探》发表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1)。  《隐喻: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文人的言说方式》发表于《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6)。  参与编著:  本科的教材《简明语言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考语文作文常见错别字辨析与练习》,吉林文史出版社。  项目:  参与了A级项目:文史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子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2008-2012  参与了校级项目:“语言学概论”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  参与了省教育规划项目:“语言学概论”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  参与了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百年汉语代词研究,2009年。  参与了东北师大“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优秀创新团队项目:“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与文学的发展”,子课题负责人。  主持了校级项目:先秦时期中西言意观之比较,2007年。  主持了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言意观在唐前的发展、演变、文学化,2008年。  奖励:  论文《庄子的言意观》获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语言学概论》网络教学荣获吉林省高等学样教育技主成果(网络教学资源类)三等奖,2010年。
  • 杨玉晨
  • 基本信息  姓名 杨玉晨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国际商务系  研究方向 语篇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  办公电话0431-84536251  电子邮件yangyc360@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简历  1978.3-1982.1  吉林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  获英语语言文学 学士学位  1985.9-1988.7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获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学位  1995.10-1996.10 英国ThamesValleyUniversityLondon 获英语语言教学硕士学位  2002.4-2005.12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获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  2000.8-2001.6  美国St. Michael’s College, Vermont 访问学者/兼职教授  主要工作简历  1982.1- 1986.7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助教  1986.9 -1994.12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 讲师  1995.1- 1999.12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副教授  2000.1- 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电子商务)系教授。  教学情况  主要科研项目  1.2010-2013 英汉最小篇章模式对比研究(主持)(12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0BYY006  2.2007-2011 英汉小句关系与语篇建构模式对比研究(主持)(7万)  教育部人文社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08JA70013  3. 1998—2001 英汉语篇模式和思维方式对比研究 (主持)(1.6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第二批研究项目  4. 2007-2009 面向2020全球英语教育(主持)(5万) 国际合作项目  5. 2007-2009 内容型英语写作模式研究(主持)(5万)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研究项目  6. 2007-2009 外语复合型人才课程建设(主持)(1万)  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出版著作与主编教材:  1.小句关系与语篇模式:篇章构建对比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自著)2011  2.英语建构语法 科学出版社 (主编)2008年12月  3.全球化英语读本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主编) 2008年2月  4.英语语篇分析 (与林伟合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5.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自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  6.英语阶梯语法 (第一主编)   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9年1月  7.美语路路通写作(3)(独编译) 辽宁出版社  1998年10月  发表论文:  1.觅材取材与布局谋篇:英语篇章建构之修辞基础《中国外语》(通讯作者CSSCIB)2011.10  2.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和研究方法的互补性 《外语学刊》(独撰CSSCI A)2011.5  3.有形语篇中的无形语言的不对称性 《外语教学》(通讯作者CSSCIA)2011.3  4.Problem-solution and qi-cheng-zhuan-he: Are they compatible discourse patterns.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 (第一作者 重点刊物)2010.10  5. 语法与词汇一体性:基于语料库的启示 《外语学刊》(通讯作者CSSCI A)2010.8  6.从词汇触发看中国学生词汇图式的构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 B)2010.3  7.超越小句:探索中国学生英文写作中的小句关系《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核心)2009.6  8.礼貌含义:礼貌现象的互动观 《外语学刊》(通讯作者CSSCI A)2009.5  9.Discourse Competence and Cognitive Ability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独撰)(重点刊物)  2006.2  10. 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逻辑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CSSCI)(独撰) 2005.11  11. 语言动态本质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独撰)(重点) 2005.3  12. 关于内容型教学问题的探讨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独撰) 2004  13.隐性文化与语篇 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第二作者)2004  14.英汉学术论文开头段和语篇模式对比分析 西安:《外语教学》(独撰)2003.4  15.关于词汇意义的动态性问题《山东外语教学》山东师大(独撰)2002. 6  16.对运用语境推测词义策略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独撰)  2000. 11  17.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上海:《外语界》(独撰)1999.3  18.Can Vocabulary Facilitate Reading? 省外语年会论文集 (独撰)1999.12  19.情态动词、模糊语言与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风格 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独撰) 1998. 7  20.论开设交际语法课的可能性《基础英语教学论文集》(独撰)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  21.关于外语教学中的“悟性”提 西安:《外语教学》(独撰)1997. 3  22 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上海《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一作者)1997.3  23. 零称呼语初探 (第二作者) 省外语年会论文集 1997. 5  24.英语表达选词错误分析 (独撰)西安:《外语教学》 1995. 2  25.Students’ Processing of and Attitudes Towards Feedback on Their Written Work(第三作者)《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The British Council1995.6  26.中国学生写作句型分析(第一作者)广州:《现代外语》1994. 3  27.词汇与英语阅读 (第二作者) 《东北师大学报》 1994  28.宏观控制与微观处理是综合英语课改革的出路(独撰)《东北师大学报》1994  29.论《荒原》的语言变异和突出 (独撰) 《东北师大学报》 1994  30.把英语文体学引入本科英语教学(独撰)《教学研究》东北师大   1993.  获奖情况  1.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符合型人才培养研究(第五名) 2004  2. 华为教学奖(个人奖) 2003  3. 东北师范大学(八人)本科基础教学优秀奖 2000  4. 吉林省一等教学优秀奖 (第五名)1997  5. 多次获优秀教学奖和东北师范大学年度先进个人奖
  • 于秀成
  • 基本信息  姓名 于秀成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言语行为 话语分析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yuxc765@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教育背景:  1991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 B.A.  2002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M.A.  2011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Ph.D.  其中:  2007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 Hills 短期培训  2009.8-2010.8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1993 白求恩医科大学医药信息系  1993---1996 吉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天津分公司  1997---2002 长春税务学院国际经济系  2002---现在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CECL,商务英语,语法与写作,语言学,词汇学等  研究生课程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主要科研项目  2003 非真诚性言语行为汉英对比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 负责人  2005 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05 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 吉林省社科项目(重点)  主要科研成果  2001《护理专业医学英语阅读教程》(上册),第一编者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护理专业医学英语阅读教程》(下册)副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 影片Headquarters(《总部风云》)(合译),CCTV-6播出。  2003 “英汉歌曲语篇的语气对比分析”,《语篇功能认知》,杨忠,张绍杰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Some Reflections on Austin's and Searle's Felicity Conditions”,《外国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4“言语行为研究走向”,(第二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英语学习中中介语石化现象”,《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  2010“汉语非真诚性邀请行为的语用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A)级。  2010“Reading on L2 reading: Publications in other venues 2009-2010”,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University of Hawaii。  2011“汉语非真诚邀请语用特征与言语行为适切条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CSSCI(A)级。  2011“Reading on L2 reading: Publications in other venues 2010-2011”,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University of Hawaii。  获奖情况  2008年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网络资源类一等奖 参加者
  • 高瑛
  • 基本信息  姓名 高瑛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话语分析、语用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723  电子邮件gaoy687@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一、主要学习经历  1984年--1988年,长春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本科生;  1990年--1991年,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研究生课程进修教师;  1998年--2001年,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4年--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5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访问学者;  2009年--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二、主要工作经历  1988年-2001年,长春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任教;  1993年,晋升讲师;  1998年,晋升副教授;  2001年至今,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  2003年,任英语系副主任;  2004年,评为硕士生导师;  2009年,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英语系主任;  2010年,晋升教授;  2010年,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教学情况  讲授过的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语言学、高级英语、高级写作、商务英语写作(BEC)、英美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本科、研究生)等。近几年承担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高级英语》、《跨文化交际》及研究生《跨文化交际学》课程教学;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学历硕士、高校教师、同等学历及教育硕士等研究生。  主要科研项目  2008年,主持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补充)选题《英语演讲与辩论:演讲篇》项目;  2008年,子项目主持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英语师范教育》(编号TS2142)教育部;  2008年,参加人,《国学教育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索》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规划课题;  2007年,主要参加人、主讲教师,《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精品课建设项目》省级精品课;  2007年,子项目主持人,《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全方位多因素系统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2007年,主要参加人,《面向2020全球英语教育项目》国际合作项目;  2007年,参加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探索研究》全国教育规划项目;  2004年,主持人,《高级英语(1)网络课件开发制作》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件开发基金项目;  2003年,参加人(第一位),《高级英语(2)网络课件开发制作》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件开发基金项目;  2003年,主持人,《跨文化交际中礼貌与权势关系调查—跨文化语用对比研究》吉林省哲学社科十五规划项目;  2003年,子项目主持人,《21世纪师范院校英语教材项目》复旦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基金项目;  1999年,第二主持人,《革新教学方法 调整课程结构 提高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校级项目;  1998年,主要参加人,《面向21世纪高师专科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研究》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课题“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 JG182。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论文:  2010年,作者1,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互动话语研究理据及其方法建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CSSCI)。  2009年,独撰,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CSSCI)。  2007年,作者1,英语会话中的副语言反馈信号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06年,独撰,论语言的吸收同化功能,《美中外语》第4卷,2006年第10期。  2004年,独撰,礼貌、权势与英汉称呼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2004年12月。  2003年,独撰,跨文化礼貌与权势关系语用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3月。  2001年,独撰,英汉外来词对比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999年,独撰,发挥英语听力课作用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水平,《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1998年,作者1,语言文化与英语广告,《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1998年6月。  主要著作、教材:  2010年,主编(第一位),《英语演讲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008年,主编(第三位),《全球化英语读本》,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2007年,主编(第二位),《英语演讲与辩论:辩论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006年,主编(第一位),《英语演讲与辩论:演讲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005年,参编,《语言与文化》,吉林科技出版社,2005年3月。  2003年,主编,《高级英语自学考试题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2002年,副主编(第二位),《英语阅读(一)自学考试题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002年,副主编(第四位),《新编大学英语精释辅导与同步训练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2月。  2000年,主编(第一位),《新编大学英语精释辅导与同步训练 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1999年,参编《基础英语翻译技巧》(辅导分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1999年,参编《基础英语翻译技巧》(讲授分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1998年,主编(第四位)《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年6月。  1998年,参编《外语教学与研究论坛》,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获奖情况  2011年,《社会文化视域下中国英语课堂师生协商话语研究》获第四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会议(ELF4 香港)论文宣读证书,独撰。  2011年,《英语演讲教程》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主编(第一位);  2010年,《英语演讲教程》获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第一位);  2009年,《高师英语专业精读课传统法与交际法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获2005-200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参加人(第三位);  2009年,《全球化英语读本》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主编(第三位);  2009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优秀教学奖;  2008年,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补充)选题《英语演讲与辩论:演讲篇》立项;  2008年,《英语结构翻译法与交际法教学融合研究》获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主要参加人(第三位);  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访问学者项目全额资助;  2007年,《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精品课建设项目》获评为省级精品课,主要参加人、主讲教师;  2004年,教学课件《高级英语(2)》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参加人(第一位);  2004年,教学课件《高级英语(1)》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一等奖,主持人;  2003年,论文“跨文化礼貌与权势关系语用研究” 获吉林省外语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独撰;  2002年--2008年,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演讲、辩论赛并获优秀指导教师教奖;  1999年,校级骨干教师;  1993年,校级先进;  1992年,校级“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赛优秀教学质量奖”;
  • 狄艳华
  • 基本信息  姓名 狄艳华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国际商务系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  办公电话84524500  电子邮件diyh395@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狄艳华,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商务英语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获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编撰教材及教辅用书近20部。曾主持并参研国家级研究课题、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项目、省级项目、校级项目10余项。有近10篇学术论文曾获得学会及期刊优秀论文奖。2000年获“美国亚洲联合董事会”资助,赴美国佛蒙特州的圣•迈克尔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修英语语言学理论及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并参加了亚洲研究中心等学术交流活动。2011年获项目资助赴英国沃尔夫汉普顿大学访学。  主要学习简历:  1981年9月— 1984年7月 在长春市第五外国语中学学习  1984年9月— 1988年7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96年9月— 1999年6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读研  2005年9月— 2010年12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读博  2000年8月— 2001年8月 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圣•迈克尔学院访学  2005年9月— 2005年12月 在英国沃尔夫汉普顿大学访学  主要工作简历:  1988年7月— 1995年6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任教(助教)  1995年6月— 2002年11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任教(讲师)  2002年11月—2011年12月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商务系任教(副教授)  2011年12月至今 在东北师大外语学院商务系任教(教授)  教学情况  主要承担英语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交际英语、英语阅读、美国社会与文化、英语口语、英美概况等),语言学专业课教学,研究生课程班的语言学、美国文化、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等课程;剑桥商务英语口语课,并担任剑桥商务英语考官。  主要科研项目  1、2001-2002年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项目(一般):面向21世纪的中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研究,第3参研人员(已结项)  2、2003-2004年 吉林省社科项目:跨文化中礼貌与权势研究,第1参研人员 (已结项)  3、2006-2007年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认知、功能语篇分析方法与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已结项)  4、2006-2007年 独立大学构建名牌英语专业研究(E类重点项目,基础教育),第2参研人(已结项)  5、2007-2009年 吉林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英语读、写循环教学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已结项)  6、2007-2008年 东北师大教育学院网络课程(英美概况)开发项目(E类),项目负责人。(已结项)  7、2007-2008年 东北师大教育学院网络课程(英语听力)开发项目(E类),第1参研人。(已结项)  8、2008-2010年 国家十一五课题: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批号FIB070335-A15-03)(参研)。  9、2009-2011年 吉林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参研)。  10、2009-2014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英语教学视域下语法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参研)。  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的文章:  1、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外语学刊》CSSCI(A级)2010第6期 。(第1作者)  2、经济危机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A级),2010第6期。(第1作者)  3、Conflicting Talk in Chines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Initiation,《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2010年5月。(第2作者)  4、高级英语语篇批评性阅读研究,《21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吉林教育集团、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作者)  5、汉语冲突言语实践中的论证话语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期刊),2009年9月。(第2作者)  6、英语读、写循环教学模式研究,《21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吉林教育集团、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独撰)  7、Teaching EFL Reading as a Strategy-based Process.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2008年5月,吉林人民出版社。(独撰)  8、逻辑实证主义与自然语言学派语言哲学方法探究,《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9 月。(独撰)  9、英语议论文中 “it” 的所指意义与功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A级),2007年第6期。(独撰)  10、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篇连贯性研究,《外语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文集》,2007年8月。(独撰)  11、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t” ,《科学研究月刊》,2007年5月。(独撰)  12、认知、功能语篇分析方法研究,《吉林教育》(高教研究)2007年第1期。(独撰)  13、A Poetic Text Analysis on “the Spell of Yukon”,《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独撰)  14、Incorporating content-based teaching in CECL Course.《语言学研究与应用》,2005第3期, 社会科学出版社。(独撰)  15、试论交际语中连贯的外部条件,《语言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12期,社会科学出版社。(独撰)  16、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角色,2004,《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独撰)  17、论学习动力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年12期。(独撰)  18、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质,《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9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独撰)  19、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 2000,《外语语言与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独撰)  20、论英语教学中的准确与流利,2000,《21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独撰)  21、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00,《21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独撰)  22、如何达到阅读自动化程度---实现英语阅读的最高境界,1999,《高等教育研究》。(独撰)  23、英语专业泛读课的整体语篇教学, 1999,《吉林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教研究。(独撰)  24、Input/Interaction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1998,《英语基础教育研究》。(独撰)  25、论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998,《吉林教育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教研究。(独撰)  26、试论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1998,《英语语言与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独撰)  著作(自著):  1、《社会演进的词语表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1978-2010)分析》,2011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8万字)  2、《美国文化》,2002年5月,吉林科技出版社。(22.6万字)  教材与教辅用书:  1、《大学英语阅读教程》4,副主编,2007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大学英语写作教程》4,主编,2007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旅游英语选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辅导用书),2003年,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著)  4、《旅游英语》(工具书),2003年,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著)  5、《现代语言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辅导用书),2003年,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者)  6、《现代语言学》(教辅用书),2003年,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著)  7、《英美概况》(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教材),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者)  8、《大学英语精读同步题宝》, 1999年, 吉林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9、《大学英语四级题宝》,1999年,吉林大学出版社。(主编)  10、《大学英语精读辅导精品》,1999年, 吉林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11、《大学英语分级测试》(一),1998年,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编者)  12、《大学英语分级测试》(二),1998年,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主编)  13、《大学英语分级测试》(三),1998年,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主编)  14、《双休日自学自测》(高中英语1、2、3册),1998年,南海出版公司。(编者)  15、《基础英语》(教材)(上册),1997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者)  16、《初中英语第一册》(课堂同步),1997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者)  17、《基础英语》(教材)(下册),199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者)  获奖情况  1、2012年5月 作为电子商务系的支部书记组织申报的项目获东北师大党支部主题活动立项的重点项目。  2、2012年3月 专著《社会演进的词语表征研究》荣获东北师大第十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一等奖。  3、2011年 被评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  4、2011年9月获项目资助,去英国的沃尔夫汉普顿大学访学。  5、2009-2010年度被评为东北师大优秀女教职工。  6、2007年12月 论文“逻辑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学派语言哲学方法探究”荣获 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7、2007年5月 论文“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Study of ‘it’ 获《科学研究月刊》优秀论文奖。  8、2004年12月 论文“试论交际语中连贯的外部条件”获《语言学研究与应用》期刊 优秀论文奖。  9、2004年5月 论文“Incorporating content-based teaching in CECL Course”获第二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10、2003年12月 论文“Teaching Classroom Reading as a Strategy-based Process” 被评为吉林省外语学会第12届年会优秀论文。  11、2000-2001年 获得(美国)亚洲联合董事会项目资助,去美国的圣迈克尔学院作访问学者。  12、1999年12月 论文“Krashen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 在吉林省外语学会第12届年会中被评为优秀论文。  13、1997年9月 论文“The Potential Uses of Newspaper in Oral English Class” 在吉林省外语学会第10届年会中被评为优秀论文。  14、1997年 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 林正军
  • 基本信息  姓名 林正军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670  电子邮件linzj845@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向往自由、追求个性发展”的崇高理想驱使我从中学教师成长为大学教师,在高级中学任教8年之后,于2001年9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7月硕士毕业,同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期间均师从杨忠教授,2007年7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被认定为讲师,2008年6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9年6月被评为副教授。2008年7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后项目的资助,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认知语言学家Mark Turner教授。2010年5月参加吉林省委党校和省教育厅组织的“吉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10年11月份起任英语系党支部书记、东北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0年12月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王克非教授,主攻跨语言对比研究。2011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12年11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教学情况  本科教学:对比语言学;论文与写作;语法与写作;微格教学;精读;阅读  研究生教学:认知语言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研究生招收条件:为人认真、踏实;为事积极、主动;为学勤奋、创新。  博士生招收方向: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硕士生招收方向:语言学、英语学科教学  主要科研项目  2012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资助金额15万元  2012年---国家社科项目: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参加人(项目编号:12BYY008)  2011年--- 获得第四十九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资助金额3万元  2009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英汉词义范畴化对比研究,参加人(项目编号:09YJA740015)  2008年--- 教育部青年项目: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课题负责人(项目编号:08JC740008;经费:5万元)  2008年--- 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认知视角的英汉词汇对比研究,参加人(批准号:08C038)  2007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英语师范教育,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号:TS2142)  2007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影响中学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多因系统研究,参加人(项目号:07AYY003)  2007年---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全方位多因素系统研究,子课题负责人(项目号:NENESKB2007010)  2006-2007年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认知、功能语篇分析方法与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第二参加人  主要科研成果  林正军、杨颖莉,2012,复杂构式的成分相融性研究——以“Stop+非限定动词” 为例,《山东外语教学》第5期。  林正军、刘永兵,2012,中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互动的质化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第11期。  林正军、姜晖,2012,认知语法观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课程 教材 教法》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杨颖莉、林正军,2012,重述与提示反馈对英语动词过去式的习得影响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  林正军(编者),2012,《英语语言学导论》(杨忠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林正军、王克非,2012,跨语言语法隐喻探讨,《外语学刊》第1期。  林正军、刘永兵,2012,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1期。  林正军,2011,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正军,2011,英语感知动词词义衍化的认知研究,《外语教学》第6期。  杨忠、林正军,2011,功能语言学语义研究范式探析,《中国外语》第5期。  林正军、杨忠,2011,英语感知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第5期。  林正军、周沙,2011,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类型与特征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4期。  林正军、杨忠,2010年,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刘永兵、林正军、王冰,2010, 中国基础英语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建构与研究功能, 《当代外语研究》2010(8)。  杨颖莉、林正军,2009,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个案分析,《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年第9期。  刘永兵、王冰、林正军,2009,英语课堂教学量化研究工具的构想与设计《中国外语》,29(3)。  林正军、刘永兵、王冰,2009,国内课堂话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杨颖莉、林正军,2008,英语转述句的功能及语用解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林正军,2007,英语转述句变换的语用和功能解析,载 张克定(等 主编),《系统功能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正军 杨忠,2007,构建英语复合词的认知理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林正军(副主编、编者),2006,《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 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正军 杨忠,2005,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 第5期。  林正军,2003,英语歧义:从语音到语用,载张树武(编),《创新与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  林正军,2003,自上而下听力理解模式在听力测试中的运用,《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年 第2期。  林正军(编者),2003,《自学考试题典:外语教学法》(魏立明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林正军,2002,高考英语改错题探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年 第12期。  获奖情况  2011年10月 论文“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被评为吉林省外语学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9年被评为首批“东师学者”青年学术骨干,获得人才培养基金资助5万元,http://rsc.nenu.edu.cn/zhuanti/gdrcjhn/xzfc/qnxsgg/linzhengjun.htm。  2007年12月 论文“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获第七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8年12月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带队教师
  • 张颖
  • 基本信息  姓名 张颖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美国文学、英美少儿文学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zhangy698@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76--1980 东北师大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毕业留校至今  1986--1988 读本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1988--1989 就读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英语系,获文学硕士  1995--1996 在美国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大学作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任教以来,任研究生、本科生、函授生各层次精读、泛读、影视、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经典、英语短篇小说、英美少儿文学多门课程。  主要科研项目  1.二十世纪英美少年文学,教育部,1993年;  2.世纪之交的英美儿童文学,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2003年:  3.美国文学网络课件,东北师大网络学院,2003年;  4.英美文化产品对我国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2003年  主要科研成果  1 英语精彩篇章(第1册,第2册) 教材 长春出版社 2003  2 哲学的改造 (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缺失历史的艺术再现 论文 东北师大学报 2003-1  4 从性别角色模式化到主观性,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7卷(5),2002  5 21世纪初美国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趋势 论文 中国出版 2007(6)  6 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 论文 美国文学研究(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7 《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17卷(4),2001  8 论辛赖新现实主义杰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论文 吉林师大学报 2005-1  9 论《猪人》系列的叙述视角 论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05-2  10 Cultural Differences Seen from Adult Images in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ng Adult Literature 论文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2005-5  11 人 自然 生态 论文 安徽大学学报 2006(3)  12 从《回家》看美国女性意识的变迁 论文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5(4)  获奖情况  曾获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社会学会和外语学会优秀论文奖以及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一等奖等,多次获东北师大优秀教学奖。
  • 周桂君
  • 基本信息  姓名 周桂君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与文化,当代西方文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修辞与文体,社会语言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286-8024  电子邮件zhougj589@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个人情况综述:  我出生在辽宁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用“穷乡僻壤”来描绘我的家乡是最贴切不过了,那里十年九旱,山下仅有的一条小河也干枯了。然而,家乡仍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树间飞鸟鸣,田边青草绿;花儿醉小巷,松涛起山坳。劲风吹襟袖,心中荡狂澜;诗文三千成,寄思在远方。困苦的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朴素的民风塑造了我的品格。  20多年前,作为一个青年学子,带着梦想与期盼,走进了沈阳师范学院的大门,坐在了外国语言文学系的教室里,接受了恩师们的培养和教育。沈阳师院求学四载,深感学海无涯,书山路遥。沈师有个拥书百城的图书馆,我每日徜徉于书海,杂学博识,全然无目标可言,而这却让我受益匪浅。  毕业后,我走上了大学的讲台,始终坚持以德为本,教书育人,以才为介,解惑授业。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凭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工作的无限热爱,较圆满地履行了职责,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和同行的认可。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1996年9月,荣获机械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奖,2003年被评为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2010年7月,被作为“人才”引进到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  参加工作近20年来,常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自勉,平生有二愿:持淡泊之志治学,著书立说创一家之言;怀报国之心教书,传道育人成万千良才。  主要学习经历:  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吉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2011年4月至2011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主要工作经历:  1992年7月起吉林工业大学外语系任教,1995年9月破格晋升为讲师,1999年9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9月,任大学英语第一教研部主任。  2000年6月起,吉林大学外语教育学院任教,2006年9月,晋升为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委员,历任大学英语第四教研室主任,研究生英语第二教研室主任。  2010年7月起,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11月,任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  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沈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12年7月起,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教学情况  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英美文学与西方文论,英语笔译  主讲课程:英美文学前沿专题、西方文论、亚裔美国文学、英语修辞与写作等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的教育部社科基金以上级别项目:  1. 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跨文化作家笔下的现代性书写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52009),经费7万元人民币,负责人。  2. 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子课题“欧美文学中国化的文化机理和立场选择”,(项目批准号: 11&ZD136),课题总经费为70万元人民币,子课题独立支配经费7万元人民币,负责人。  主要科研成果  2005年以来的主要论文:  1.周桂君,“虚静”理论视域下的“消极能力”说——中国古代哲学理念与济慈诗论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  2.周桂君,沉浮于自由、爱与美的炼狱——雪莱与徐志摩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  3.周桂君,济慈在哥特传统中的超脱与沦陷,《北方论丛》2005年第5期  4.王 萍、周桂君,认知、审美与诗歌文本的陌生化,《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5.周桂君,古希腊神话语境下的济慈思想与审美倾向研究,《北方论丛》2006年第4期  6.周桂君,注视:济慈的莎评范式,《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5期  7.周桂君、王 萍,语用学视角下的诗歌解码——以济慈的《秋颂》为例,《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8.周桂君,人文理性与和谐构建,《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9.周桂君,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美、真、善,《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3期  10.周桂君,济慈之“忘”与道家之“忘”的哲学意绪与审美观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1.周桂君,文学话语书写与相对性的认同,《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2.周桂君、刘建军,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精神探索——弗罗斯特《补墙》中的隐喻探幽,《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美国ISSHP数据库)2009年10月  13.周桂君,福柯“异托邦”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4.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创伤体验的文化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15. 周桂君,从东方文化反观意象主义,《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16. 周桂君、刘建军,异质的文化,不同的意象——意象主义诗学中意象的内涵之辩及本质探问,《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  17.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超越创伤的书写,《东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4期  主要教材、工具书:  1.中学生常用英语习语用法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副主编  2.大学英语词汇多功能词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月,主编  3.中国大学英语泛读教程(第四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主编  4.中国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主编  获奖情况  1993年9月至1996年9月,先后4次被评为吉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  1996年9月,荣获机械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优秀奖  2003年10月,被评为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
  • 修树新
  • 基本信息  姓名 修树新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美国文学,英美女性文学  办公电话85099286-8304  电子邮件xiusx379@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91年7月—1997年9月:吉林工学院(现长春工业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任教  1997年9月—2000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4年9月—2010年1月: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0年7月—现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任教  教学情况  承担的主要课程  本科:交际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影视,英语阅读,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美国文学史  研究生:女性文学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  2003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薇拉凯瑟创作的女性形象——双手撑起一片天空”  2007年东北师大网络课件开发与制作项目“英语精读(4)”  参与: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文化与欧美文学传统的相互关系研究”。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督教的现代进程与西方历史文化发展”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1. “浅谈CECL(《交际英语教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月。  2.“美国当代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学术交流》,2003年12月。  3.“评薇拉•凯瑟的《啊,拓荒者!》,《云雀之歌》,《我的安东妮娅》”,《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4.“英美文学教学与合格师资培养”,《教书育人》,2003年12月。  5.“薇拉•凯瑟的女性主义主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3年3月。  6.“试析《瓦格纳音乐会》的多重主题”,《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5月。  7.‘从《紫色》中透视“善”的内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8.“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与走向”,《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8月。  9.“试析《金色笔记》中矛盾的女性性伦理观”,《东疆学刊》,2009年10月。  10.“莫里森的女性形象对基督教伦理的颠覆”,《<圣经>研究与文学阐释》,2011年1月。  11.“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生存伦理——以《秀拉》和《宠儿》为例”,《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4月。  著作和教材:  自学考试题典《英语写作基础》, 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自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参编:  《外国文学作品选》(上、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  《外国文学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获奖情况  “高等师范院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获 第十二界吉林省大学英语年会2003年优秀论文。  “从《紫色》中透视善的内涵”,在外国文学研究部主办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会”宣读并获群团奖,2005年12月。  “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现实主义文学”,获“2006全国文化教育理论建设奖”,二等奖,2006年8月。  参编著作《20世纪西方文学》(第二版) 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2007年2月。  参与项目“英语结构翻译法与交际法教学融合研究”获2008年东北师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该项目2009年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参与项目“高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研究”获2008年东北师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主持项目“英语精读(4)”获2008 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  参编著作《外国文学》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2月。  参加编写的:《20世纪西方文学》(第二版)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材,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分别获“第四届长春市社会科学成果奖”(2010年8月),“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12月),“吉林省社科联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12月)。
  • 林岚
  • 基本信息  姓名 林岚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日语系  研究方向 日本古典文学、比较文学  办公电话85099679  电子邮件linran88@hotmail.com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78年入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学习;  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  1985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91年10月赴日本信州大学留学;  1997年于新澙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两次赴日本国立大学讲学,并与日本学者共同开展日语研究项目。  教学情况  主要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芥川龙之介《马脚》的素材(日本《文学·语学》,160号,1998.10);  《古今著闻集》中的“歌德说话”(《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日本灵异记》“舌不朽”故事研究(日本《亚细亚游学》2000年5月);  日本古代爱情故事中的美意识(《日本学论坛》2002年第1期);  译著《王朝女性日记》。
  • 林忠鹏
  • 基本信息  姓名 林忠鹏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日语系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学、古代日语、古典文献学、古辞书研究  办公电话85099679  电子邮件g9598204@yahoo.com.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东北师大外语系学习。1987年7月-1994年10月东北师大外语系助教、讲师。1994年10月-1997年3月日本国立信州大学硕士课程。1997年4月-1998年4月日本大阪大学进修。1998年4月-2001年3月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博士课程、并取得人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至今任副教授、教授,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自2001年4月至今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古代典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教学情况  讲授综合日语、日语语法、日语古典语法、日语结构语法、日语文献学、日语史、中日词汇比较研究等。  主要科研项目  教育部归国博士科研项目(《和名类聚抄》的文献研究)2002年,三万元。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程(日语一、二)2004年,四万元。  东北有关日本资料调查(日本文部科学省课题子课题项目)2008年10月,五万元。  日本古辞书所引中国典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2010.10.20-2013.12.31 九万元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  林忠鹏 日语教学的创新 1993 教学研究  林忠鹏 评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 1993 东北师大学报  林忠鹏 佛教的传入对日语的影响 1993 外国问题研究  林忠鹏 关于岛崎藤村的文学风格 1994 东北师大学报  林忠鹏 《倭名类聚抄》与中国典籍 2000 重庆师范学报  林忠鹏 《类聚名义抄》所引《倭名类聚抄》的考察 2001 日本学会刊《水门》  林忠鹏 关于《和名类聚抄》所引《兼名苑》2001 日本《和汉比较文学》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 2002 日本勉诚出版社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成书过程的文件概观 2002 日本学论坛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所引《兼名苑》考 2003 日本学论坛  林忠鹏 《切韵》在中日文化史中的价值 2003 日本《新世纪日中文学的回顾和展望》  林忠鹏 关于《倭名类聚抄》与《艺术类聚》 2003 日本《亚细亚游学》  林忠鹏 刘德萍 假借字与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2003 日本学论坛  林忠鹏 关于《和名类聚抄》的成书过程 2003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林忠鹏 古辞书的世界--关于《和名类聚抄》所引《释名》 2004 《交错的古代》日本勉诚出版社  林忠鹏 《新撰字镜》的文字论--以序跋文为中心 2004 《日本古代文学与东亚》日本勉诚出版社  林忠鹏 关于《和名类聚抄》训注中的“此间(云)” 2004 《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林忠鹏 关于《和名抄》中的“师说” 2004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林忠鹏 《切韵》在日本的地位 2004《语言教育与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林忠鹏 《新撰字镜》的成书过程及其语言史意义 2005年第一期《日本论坛》  林忠鹏 《和名抄》诸多十卷本之间的关系 2005《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第二辑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林忠鹏 关于《和名类聚抄》的成书过程诸多问题——以序文的考证为中心 2005《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上海三联书店  林忠鹏 汉字情报国际共有的问题 2006-8-1《中日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  林忠鹏 汉字库与汉字处理问题 2006-8《中国日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与《释名》论考 2007年第一期总183期《日本学论坛》  林忠鹏 《倭名类聚抄》所引文献的考证 2007年9月《日本文化论丛》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中有关“此间”注释的考证 2007年第四期总186期《日本学论坛》  林忠鹏 “吾师”念怀 2009-08-01《水门》(外刊)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所引典籍的考证 2009年12月 《大东文化大学学报》  林忠鹏 关于《和名类聚抄》作者源顺及其成书过程的研究 2010-02 《语学教育研究论丛》(日本)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 2011-08-01 《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  林忠鹏 日本的古辞书与《切韵》有关文献 2011-09-01 《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林忠鹏 奈良时期的辞书《汉语抄》及其所收录词语研究 2012-06-25 《东亚的汉籍遗产》日本勉诚出版社  著作:  林忠鹏 《新编初级日语》 1992 教材 吉林教育出版社  林忠鹏 期盼宁静的夜晚 1994 译文 《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社》  谷学谦 李永夏 孙洪杰 林岚 林忠鹏 《新编初级日语》1995 教材 吉林教育出版社  林忠鹏 《JIS汉字字典》1997 辞书 日本规划协会  林忠鹏 《母亲》 1998 译文 作家出版社  林忠鹏 中国地名的地质学研究 1999 译文 《中国方城》  林忠鹏 《倭名类聚抄所引书名索引》1999 专著 日本勉城出版社  林忠鹏 沾便宜中日有别 1999 专栏 山西日报  林忠鹏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专著 日本勉城出版社  林忠鹏 《新世纪的日中文学关系》 2003 著作 日本勉诚出版社  林忠鹏 谢群 译 《创新的本质》 2006 知识产权出版社  林忠鹏 总主编《日语口语一本搞定丛书》(5册)2010-07大连理工出版社  获奖情况  1993年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  1993年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  2003-12-1专著《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获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7-3-7 译著《创新的本质》东北师范大学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二等奖。  2009.2 系列教材 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一等奖
  • 高富
  • 基本信息  姓名 高富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日语系  研究方向 日本文化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gaof558@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7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  1987、1991年分别在日本爱知大学和东京外国语大学进修。  现任日语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日本文化。  主要成果包括:论文30余篇,专著1部,译著1部,教材1部。  曾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
  • 齐望之
  • 基本信息  姓名 齐望之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部门 俄语系  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学 术语学 修辞学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qiwz660@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简历:  本科1986.9--1990.7,就读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1996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1999年7月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7月获莫斯科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简历:  1990.7-1999.7 长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  1999.7-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教学情况  本科教学:曾主讲课程--  基础俄语1-4  中级俄语1-2  高级俄语1-2  基础俄语语法1-4  基础俄语阅读1-2  俄语理论语法1-2  俄罗斯报刊选读1-2  研究生教学:俄语语法学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级课题:  1、2009年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俄罗斯术语学研究》  2、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从模因理论看术语的非术语化问题研究》  3、主持校内网络课程制作项目--俄罗斯国情(1)、(2)  参与国家级项目:  1、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重大项目《国外术语学理论研究》  2、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术语规范》:方法和原则  主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Терминологизация и детерминологизация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усской прессе»//«Новый взгляд》М., Изд-во Спутник, 2004, №3.(外刊)  2)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е терминов в газетном языке»//«Новый взгляд», М.,изд-во ПФИМС, 2005, № 4.  3) «Синонимия в терминологии»// 《Вопросы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наук》, М.,Изд-во Спутник, 2004, №6.  4) «Роль обществ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терминологии»// «Вопросы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хнаук» М., М.,Изд-во Спутник, 2005, №1.  5)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ние терминов в прямом значении в газете»// «Акуталь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науки»М.,Изд-во Спутник, 2005, №4.  6) 现代俄罗斯社会术语的特点《远东高教学刊》2006年第2期  7)谈专业术语的同义现象 //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年8月  近10年国内外刊物共发表论文约20篇  专著1部:《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术语》专著 莫斯科MAKC 出版社 2006.  主编教材1部:《外贸俄语教程》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获奖情况  专著《现代俄罗斯报刊中的术语》(《Термины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усской газете》)莫斯科 МАКС出版社,2006.获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度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一等奖
  • 王清华
  • 基本信息  姓名 王清华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俄语系  研究方向 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qinghua_6345@163.com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简历(含国内外访学):  1982-1987年在吉林大学外语系俄语语言文学及苏联问题专业学习。学制五年。获俄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89-1992年在吉林大学外语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三年。获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97-1998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师范大学进修。专攻俄语功能语法。学习期间曾参加该校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一次。发表有价值的论文两篇。  2006-2007年在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作访问学者。  2008-2012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攻读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博士研究生。学制四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简历:  1987年-1989年在安徽理工大学任教。  1992年至今东北师范大学俄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教学情况  教学工作(近三年)  主要讲授课程:  本 科:  高年级:俄语理论语法、俄罗斯国情。  研究生:功能语法学,当代句法学  指导研究生情况(硕士):应届4名;毕业13名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  1王清华 2001-2004年主持吉林省教改项目《俄语专业人才基本功与言语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王清华 2006-2009年主持吉林省教改项目《高师俄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兴趣保障体系研究》》  参研: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俄罗斯心里语言学—列昂捷夫“言语活动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应用  项目批准号:08JA740012  2 2009-201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一般项目  项目名称:《基础教育阶段俄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课题编号;JJWYYB2009131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项目名称: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于实践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BIA090033  主要科研成果  学科级论文:  1 王清华(独撰)关于俄语简单句中的客体《中国俄语教学》1994年3期。  2 王清华(独撰)论交际语义群和功能语义场《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3期。  3 王清华(合撰)俄语句法意识探讨《外语学刊》2001年3期CSSCI 。  4 王清华(独撰)功能语法漫谈 《语言科学问题》2004年3 期 俄罗斯教育部注册。  5 王清华(独撰)来自帮达尔科三角形框架理论的思考《外语研究》2006年3期CSSCI。  6 王清华(独撰)从认知视角解读俄语功能语法《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4期CSSCI。  7 王清华(独撰)俄语功能语法维度下的语义《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2 CSSCI  8 王清华(独撰)А.А列昂节夫与А.В.邦达尔科的语句生成模式比较研究 《社科战线》2011年3期CSSCIA级 。  9.王清华(独撰)“言语个性”理论的应用性前景 《外国问题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2年3期 。  省级论文:  1 王清华(独撰) 俄语简单句中的主体表达法《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增刊。  2 王清华(独撰) 中国学生与俄罗斯人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 1998年外刊。  3 王清华(独撰) 功能语法与俄语教学实践 1999年外刊。  4 王清华(独撰) 句子结构与言语情景《吉林省外语年会论文集 》1999年。  5 王清华(独撰) 语言材料描写的功能性原则 2000年参加北京大学语法研讨会。  6 王清华(独撰) 句子结构与言语情景 面向21世纪的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年12月。  7 王清华(独撰) 从功能的角度看词法和句法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文集》2004年8月  8 王清华(独撰) 书信体篇章结构的语用分析 《作为外语的俄语理论、研究、实践》外刊2003年  9 王清华(独撰)邦达尔科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的对比《大学在支持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外刊2008年  10 王清华(独撰)对高师外语专业本科生课程配置的几点思考《长春教育学院报》2009年2期  11 王清华(独撰) 俄语语法课堂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 《长春教育学院 报》2010年3期  著作:  1 王清华主要参编者《俄罗斯概况》2001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清华专著《俄语功能语法理论研究》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含教学、科研、个人奖):  1 1998年被评为东北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  2 获1999-2000学年优秀教学奖。  3 论文“句子结构与言语情景”在吉林省外语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被评为一等奖。  4 2008年论文“俄语功能语法维度下的语义”获外语学院奖金  5 2010年《俄语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6 2010年《俄语功能语法理论研究》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刘玉宝
  • 基本信息  姓名 刘玉宝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俄语系  研究方向 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历史,俄罗斯文化,俄汉-汉俄翻译  办公电话85099725  电子邮件liuyb311@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学习简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 吉林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 吉林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2004年9月——2009年12月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3年8月——1985年8月 四平师范学院(今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任教  1988年8月——2001年8月 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吉林公司任驻外经贸代表  2001年8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任教  2007年8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副院长、俄语系主任  教学情况  1.本科生:俄罗斯文学,俄汉翻译  2.研究生: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批评史,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1.外(俄)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观照——外(俄)国文学教学的新思考,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03年5月—2004年5月,主持人  2.《综合俄语》精品课程,东北师范大学精品课建设课题,2009年5月—2012年5月,主持人  主要科研成果  1.论文:  1)《俄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探析》,《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第4期  2)《<物种起源>的后现代解读》,《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3期  3)《冷战背景下的苏联核计划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苏联核工厂的生产和生活管理模式(1940—1950年代)》,《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第3期  5)《拜占庭文明的特征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6)《<日瓦格医生>的诗意特征》,《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2期  7)《苏联核武器生产厂的人才政策及劳动纪律》,《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1期  8)《塔吉雅纳•托尔斯泰娅的另类世界》,《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  9)《布罗茨基的现代性修辞话语中的比喻层面》,《俄罗斯文艺》,2004年第2期  10)《俄罗斯十大姓氏》,《俄语学习》,2004年第2期  2.译文:  1)《宝贝儿》,《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4期  2)《物种起源》,《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3期  3)《夜》,《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3期  3.译著:  1)《脖子上的安娜》(俄罗斯文学名著俄汉对照系列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舞会之后》(俄罗斯文学名著俄汉对照系列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木木》(俄罗斯文学名著俄汉对照系列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外套》(俄罗斯文学名著俄汉对照系列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驿站长》(俄罗斯文学名著俄汉对照系列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6)《俄国社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教材:  1)《商务俄语翻译技能教程》(上、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  2)《俄汉经贸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获奖情况  1)东北师范大学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一等奖,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第一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
  • 伭知音
  • 基本信息  姓名 伭知音  职称 副教授  所在部门 俄语系  研究方向 语言文化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679  电子邮件xuanzy802@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9.9-1993.6 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1993.9-1996.3 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3.9-2006.6 博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俄语语言学方向  2000.10-2001.9 俄罗斯彼得堡国立大学语言系 普访学者  2004.10-2005.4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 任教  现从事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俄语语言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情况  承担本科生基础课教学工作,主要讲授的课程有:基础俄语(一至二年级)、俄语视听说(一至四年级)、俄语泛读(二年级)等。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 “俄语文化学概论”课程。  主要科研项目  1)2007-2010年 俄语人称范畴的文化认知研究,省教育厅项目,D级,3000元,主持人  2)2001-2003年 多媒体与俄语视听说教学结合的新模式,校青年基金项目,E级,6000元,主持人  3)2005-2007年 隐含意义理论与俄语教学应用研究,省教育厅项目,D级,参加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高等教育俄语专业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级,80000元,参加人  主要科研成果  1)中国的俄罗斯学研究,《高等学校人文科学研究》,2008,独撰,外刊  2)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外国语言文化教学研究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俄语无人称句与世界图景,《国外俄语》,2006,No. 2,独撰,学科级  4)俄语与汉语中的幸福概念,《语言学问题》,2005,No. 2,独撰,外刊  5)汉语语境下学习俄语方法初探,《多文化交际中的多样化语言》,2005。  6)俄语英汉语对初学俄语者的正负迁移,《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俄罗斯人与中国人谈话中可以涉及和禁忌的话题,《当代俄语学》,2002。  8)俄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世纪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2。  9)无人称句及其汉语等值体,《第三十届国际教师教学科研大会论文集》,2001.8
  • 孔德惠
  • 基本信息  姓名 孔德惠  职称 教授  所在部门 英语系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测试、教育教学评价  办公电话0431-85099295  电子邮件kongdh799@nenu.edu.cn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主要学习简历:(含国内外访学)  1972年3月-1974年7月 在内蒙古通辽市木里图中学读高中  1978年3月-1982年1月 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读本科  1986年9月-1989年6月 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  1995年8月-1996年10月 在英国里丁大学应用语言研究中心读英语教学硕士  主要工作简历:  1974年8月-1976年6月 高中毕业后下乡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左中旗  1976年6月-1978年3月 招工到霍林河煤矿工作  1982年3月-现在 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工作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课程:  本 科:综合英语、交际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  研究生:英语测试学、英国社会与文化  指导研究生情况:英语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  主要科研项目  2000-2003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语测试如何为中学素质教育服务”(2000年度00BYY008)。  1999-2003担任东北师范大学专业基础课主讲教师。  2004-2005年主持国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中学外语测试的教学反馈功能研究”(JJWYZX2004040)。  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1.高考英语可能助长应试教育的因素分析《英语考试研究》2008-12  2.中考英语应体现的素质教育理念《英语考试研究》2008-4  3.时间因素给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英语考试研究》2007-8  4.关于中考影响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与备考《英语考试研究》2007-5  5.英语高考题海现象之剖析《英语考试研究》2007-2  6.谈所谓客观试题的主观性问题《英语考试研究》2006-3  7.选项式英语交际试题交际性的质疑《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2  8.孔德惠教授访谈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3  9.发挥测试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外语测试与中学素质教育》2004-4  10.我国大规模英语水平考试偏重选择题的倾向亟待纠正(三) 关于克服客观测试倾向的几点建议《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4  11.我国大规模英语水平考试偏重选择题的倾向亟待纠正(二) 客观测试倾向对素质教育的妨害《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10  12.我国大规模英语水平考试偏重选择题的倾向亟待纠正(一) 对客观测试倾向的认识《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9  13.全面认识测试,科学应对高考,《英语辅导报》2003-4  14.在规模办学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协调机制,东北师大学报2001.11  15.英语口语测试的关键因素:语言真实性,东北师大学报2000.11  16.谈如何营造课堂外语交际环境《面向21世纪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7.当代英语中的PC现象《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语言使用者的不同言语意识《语用-认知-交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9.学生笔语作业反馈信息研究,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1996.3  学术著作或教材:  1.《外语测试与中学素质教育》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2004年  2.《英语科技文选自学考试题典》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长春,2002年  3.《英语测试学》专著,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2000年  4.《英语阅读过关训练》,教材,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1998年  5.《英语写作指导》编译教材,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1998年  6.《实用商贸英语口语》教材,吉林科技出版社,长春,1998年  7.《当代英语口语》教材,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1996  获奖情况  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名):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4年。  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名):高等师范英语专业交际英语教学实验研究。吉林省教育委员会。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1999-2000)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本部校区: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净月校区: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2555号
  • 电话:
    %u0030%u0034%u0033%u0031-%u0038%u0035%u0030%u0039%u0038%u0035%u0030%u0030%u0038%u0035%u0036%u0038%u0037%u0035%u0031%u0031
  • 邮编:
    130024
相关推荐
西北工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北工业大学师资怎么样 桂林理工大学师资好不好,桂林理工大学师资怎么样 重庆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重庆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塔里木大学师资好不好,塔里木大学师资怎么样 贵阳中医学院师资好不好,贵阳中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云南艺术学院师资好不好,云南艺术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